English

科技基金:应走联合投入的道路

2000-05-15 来源:光明日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综合计划局局长 徐金堃 我有话说

编者按:基础研究资金不足是困扰我国科研工作的老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因素,要解决就需要集思广益。本刊今天刊登的文章,探讨科技基金如何社会化问题,希望有关人士共同参与讨论。

国家基础科研投入严重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终要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一是要增加政府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最近有些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加大了,比如广东每年能够筹集三千万元左右的经费用于科技研究,上海也准备把产值的1.5%-2%用于科研,北京也快达到了2%。如果各级政府都加大投入,就不必把主要希望寄托在中央政府身上。

最重要的是鼓励企业对于科技的投入。这非常急迫,基金委也在积极探索。这对科研与企业双方都有好处。基金委马上要和上海宝钢合作设立一个基金,暂定每年双方各出资200万元,就钢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面向国内科学家招标。我国大中型企业与基金委建立的面向全国的联合基金,这可能是第一个。

是不是企业没有需求?企业要生产,肯定得靠科技。但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多半直接购买别人现成的专利或者生产线。从短期看,买现成技术和生产线当然比自己研究要省事。慢慢地,国内企业对科研反而没有需求了。应当多鼓励企业做研究而不是只鼓励科学家去转化自己的技术,更不应该鼓励企业只买现成专利。

可是很多企业都不可能像方正、联想那样依托高校或研究所,中小企业更难要求它有科技实力,很难要求它做好科技储备。那就要从社会上寻找需求,科技部设立了“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目的是想把一些好的成果,包括各个大专院校研究所的成果,引入到中小企业中去。假如有一天,企业能够把自己的需求列出来,面向科学家招标,这样的机制形成的话,就好了。

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基础研究,国家应扶持一批人;应用研究,有一部分人就应当到企业去,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解决问题,由企业投资。包括高校的一些科学家,都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科学家应当在生产实践中成长,而不是只在研究所中成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从“七五”开始,就在主动探索一些方法,比如与一些大型的矿山进行一些合作,采取联合投入的方法。首先在研究项目的选择上,能够考虑到企业的目标,为企业服务;同时又把共性的问题提出来解决。

“九五”到现在,已经吸收企业投入3000万元左右。方案是基金委和企业联合出钱,以基金委扶持的队伍、以基金委的研究项目为主,也考虑到企业的需要。比如三峡大坝的建设,前期项目需要对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开展研究,三峡总公司与基金委合作了一个重大项目,共同研究一些重大科技问题。三峡总公司为此匹配了500万元以上资金。山东兖州矿务局,在采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型的采掘方法,涉及基础理论问题,基金委就与它们联合起来,双方共同支持了一个项目。现在,石油的总量越来越少,油层越来越薄,这就需要加大勘探的精度,过去15米以内都是误差,现在研究误差能够控制在5米到2米之内,而且能把石油准确地打出来。这样的基础研究,也得到了大庆、胜利等油田的支持。

还有一个好的例子是基金委与美国福特公司建立双方支持的合作基金。福特公司每年拿出80万美元,基金委相应地进行支持,双方共同选项目,第一期挑选了25个项目。第二期福特出资90万美元,基金委又支持一些,双方选了15个项目。这样都有好处,福特了解了中国汽车工业研究方面的进展和队伍的情况,我们的有些工作也很快走上了国际。而且在研究工作中,福特还提供了其他必要的支持,比如把它的专家系统与我们的研究队伍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科研能够很快地适应生产的需要。摩托罗拉最近也向基金委表达了类似的意向,还有一些公司也正在与我们联系。

这种联合的势头非常好,但目前总量还是相当少。因为“九五”期间整个基金委投入的资金达到35个亿,今年就达到13个亿,而企业才3000万元。这就看出,与企业联合还是大有潜力可挖。

资金量的加大还有一个来源就是社会的捐款。这也算联合投入。这就需要提高社会对于基础科研的认识。

社会上认为基金委是支持基础研究的,很难为经济效益出力。这主要是宣传不够,其实基金委扶持的不少项目,能够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八五”期间,曾支持合肥等离子实验室一个叫余增亮的科学家,他把农作物种子放进低能加速器辐射,从理论上目前还不能解释得清楚为什么这样一辐射就提高产量,但在实践中农作物的产量大大增加,辐射过的种子在南方普遍推广。这样的项目,当时支持的时候还是探索性的,到“九五”时,国家计委看到这个项目好,就列为“攻关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就基金委现状来说,扶持目标不那么明确,长远的项目,也不过就占40-50%,大量的还是应用基础,目标很明确,只是不一定为今天,而是为明天。特别是在信息、工程材料领域,有的项目应用得非常快。

为了吸引社会捐款,基金委特地单独成立了一个机构,叫作“中华国际科技促进会”,已经启动了五六年时间了,工作目标是争取得到国际社会给我国科技事业的捐赠。一些国际友人,像田长霖都是这个学会的顾问。他们也很关心这件事,不断地在国际上呼吁,但成效很低。

美国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公共事业基金很多,不少科研的经费是从社会上这些小基金会来的。我国福利性的基金会,包括私人的基金会,也有上百个,但真正定位在科技教育方面的,不过20多个,总注册资金10亿左右。这些民间基金以利息方式运行。但从现状看,慢慢就我国可能没有利息了,以后怎么运作?此外,我们过去已经形成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主的体系,各个省也有基金会,每年大概一共有2亿多的基金量;一些部门,如航空、机械、电子,都曾经有过科技基金,现在国家机构改革后,有些基金缺乏管理,基金的来源和走向都不清楚。

当然基金委也欢迎小量的捐款,哪怕是3元、5元,也对科研有利。但目前许多人不知怎么把钱交到基金委手上,如果可能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在银行设立“科技捐款窗”?或者发行“科技彩票”,发行时效长一点的“科技债券”?也许,这些探索能够加大社会对于科研事业的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